柴烧器究竟好在哪?
这几年为什么会如此流行?
“古法柴烧”是返璞归真
还是倒行逆施?
柴烧起源
华夏民族是文明古国,亦是陶瓷古国。
史前先民就早已学会制陶,
陶瓷文化更渗透至民族文化之根源。
在中国陶瓷漫长的发展历史中,
有一种烧造方式极为特殊,
那就是柴烧。
那么,柴烧工艺是如何形成?
又是如何演变的呢?
▲柴烧
万年前的原始社会,
先民们发现用黏土加水捏造成型,
经火堆烧造就能使之成为更坚硬的器,
这就是早期陶的诞生。
▲战国原始柴烧陶瓷
到了奴隶社会,
古人的制陶技艺逐步提升。
随着对原料和烧制方式的不断探索,
创造出更光滑细腻的原始瓷。
在烧制这种瓷的过程中,
柴灰被烈焰大火的高温熔融,
依附于胎体表面形成青色或艾色的釉,
于是原始釉出现了。
▲原始柴烧釉色
釉的发现与使用,
使陶器慢慢地过渡到瓷器。
而柴烧釉面的可控与不可控因素,
逐渐成为陶瓷艺术风格形成与判别的依据,
也是诸多匠人们所追求的终极目的。
柴烧发展
柴烧,顾名思义,
就是以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。
此工艺始于华夏文明创立之初,
兴盛于汉末时期。
▲汉原始柴烧瓷青釉鼎
彼时,青铜器因其原料稀有、
工艺复杂、成本较高等不足而式微。
价廉实用的陶瓷成了人们生活器具的首选,
因此柴烧工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!
此时期的柴烧瓷多为青釉,
形制也以仿青铜礼器和饮食器皿为多。
当时的窑工已经能烧出色泽青翠的东汉青瓷。
这为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和技术基础,
也为后来的柴烧审美埋下了伏笔。
▲东汉越窑青瓷钟
时间推移到大唐盛世,
政治经济稳定,文化空前繁荣,
柴烧青釉瓷的发展也到了鼎盛时期!
崇玉好茶蔚然成风,
文人雅士对陶瓷有着更极致的追求,
推崇“似冰类玉”的釉色效果,
讲究天工清新和淡泊精韵的意趣渐入人心,
成为盛极一时的主流风格。
▲唐 青瓷莲斑纹圆底盘
人们对釉色的追求愈发极致,
陶瓷也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实用器,
以器载道的教化功能逐渐完善。
对艺术品的完美追求,使得陶瓷在烧造中,
柴窑里窑灰的污染被视为不可接受的因素,
于是窑工又发明创造了匣钵。
匣钵将陶瓷拥入怀中,
巧妙将火焰、柴灰隔绝在外,
使陶瓷的釉面色泽更亮丽、更均匀,
更具有通透之美。
▲匣钵
柴烧分类
现代柴烧从烧制方式上,
大体可分为裸烧和罩烧,
其中包含还原烧制、氧化烧制、
强还原烧制、弱还原烧制等烧制技法。
「裸烧」
一般是指将不上釉的坯体,
直接放入柴窑窑仓。
在烧制时,
坯体与火焰、柴灰自然接触,
窑内烧制氛围和坯体所含元素发生反应,
形成层次丰富、釉色多变,
拙朴厚重的柴烧作品。
▲裸烧
「罩烧」
是指将做好的坯体,
先放入匣钵中,再放进柴窑窑仓,
一般可以分为上釉和无釉两种。
用匣钵罩烧,
其烧制氛围类似气窑、电窑,
坯体受热更均匀,釉的呈色也更均匀,
且可以预防黏窑、提高成品率,
上釉的器具一般多用罩烧。
▲罩烧
柴烧好在哪?
柴烧作为最古老的烧制技艺,
相比现代的电烧、气烧难度更高,
成败不仅取决于烧窑匠人对火候的把控,
更取决于土、火、柴、窑之间的关系,
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。
那为何匠人们要舍易求难?
放弃更简单、成品率更高的现代工艺,
反倒追求高成本、高难度、
低成品的柴烧工艺?
古朴韵味
古瓷一般多用柴烧,
现代工艺难以复制其厚朴韵味。
唯有柴烧作品最为古朴,
木材燃烧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窜入窑里,
故此在窑内的坯体出现落灰现象。
经过较长时间高温融合形成自然灰釉,
使得柴烧釉面古朴温润!
▲张木芳柴烧作品
层次美感
柴烧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添柴加薪,
导致了窑内温度时高时低,
气泡大小不一,极富层次感!
除此之外,用柴烧茶具品茗时,
还有软化水质,保温隔热,
使茶汤变得甘爽无比的奇妙功效。
▲孙福昆作品
深浅变化
柴烧器温度差异较大,
各类高温低温釉呈色难控制,
易烧出深深浅浅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细赏其丰富的微妙变化别有意趣!
▲任星航柴烧作品
为何柴烧更贵?
01、难度更高
柴烧是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,
需要极富经验的匠人不眠不休轮流添柴,
对窑炉温度进行精密控制,以确保火候适宜。
然而投柴的速度和方式、气候的状况,
空气的进流量等等不可控因素,
都会影响作品的色泽变化,
故而难度极大!
▲张木芳柴烧作品
02、成本更高
柴烧需要消耗大量木材,
近些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,
政府对柴窑烧制有所限制,
薪材有价无市!
▲孙福昆龙窑
以龙窑柴烧建盏为例,
每次烧窑需成吨松木为燃料。
成本虽高,但值!
燃烧时松木挥发出的松油脂,
与窑炉内存在的细微水汽有机结合,
烧制出建盏釉面更含蓄温润、富有光泽!
03、耗时更长
柴烧所需木材需要先通风干燥,
需提前放3~6个月才能达到最佳燃烧效果。
坯体入窑要烧制2-3天甚至更久,
且熄火后还得封窑几日,
等温度合适、时机正好,才可开窑。
▲坐落武夷山脚下的九龙窑
04、成品率低
由于烧制难度大,不可控因素多
柴烧的成品率普遍不足一成,
精品更是可遇不可求!
▲柴烧残次品
陈寅恪先生曾言,
中国文化“造极于赵宋之世”,
陶瓷艺术尤是!
近些年盛行仿古,柴烧作品备受追捧,
已然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!
所以且遇且珍惜!